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43
作者
陈启波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针灸; 康复治疗; 干预时机; 神经功能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 [脊髓];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2008~2010年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根据其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晚期治疗组、对照组。针灸采用电针治疗,取受损脊髓节段上、下端督脉经穴及夹脊穴,上肢瘫痪加肩臑、臂偶、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等穴,下肢瘫痪加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穴,大、小便障碍加肾俞、次髎、膀胱俞、气海、关元等穴,每天1次,每10次一疗程;康复治疗采用标准统一的训练方法。采用改良的Ba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表(FM)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予以评定。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和大、小便控制能力均有明显改善,早期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晚期治疗组中总有效率73.33%。早期治疗组BMI和FM与治疗前后比较数值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晚期治疗组BMI和FM与治疗前后数值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MBI和FM比较,均较对照组得分高,说明针灸与康复治疗干预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价值;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MBI和FM有差异;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MBI和FM有差异,早期治疗组较晚期治疗组高,说明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进行针灸及康复治疗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活动功能力的提高。而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患者针灸及康复治疗前MBI及F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在早期进行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有利于其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72 / 77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与疗效关系探讨 [J].
杨丽华 ;
张占伟 ;
刘涛杰 ;
林桂珍 ;
郭相宽 ;
鲁方琴 .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24) :2748-2749
[2]   综合康复治疗48例颈髓损伤患者疗效观察 [J].
邓福鹏 .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22) :45-46
[3]   康复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李丽 ;
白玉龙 ;
吴毅 ;
胡永善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 (07) :632-635
[4]   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吴映华 ;
蔡颖 ;
周莉 ;
何丽琼 ;
刘远珍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10) :1581-1584
[5]   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J].
潘洁 .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03) :240-241
[6]   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探讨 [J].
戚其华 .
中国针灸, 2007, (07) :533-535
[7]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临床与机理研究概况 [J].
张淑英 .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3) :79-80
[8]   针灸结合物理疗法对截瘫的康复治疗 [J].
李建强 .
现代康复, 2001, (21) :16-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