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中生界油气富集受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被引:10
作者
唐民安
孙宝岭
机构
[1] 新星石油公司华北石油局规划院!河南郑州伏牛路南段号
[2] 不详
[3]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代; 油气聚集; 生油层; 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泾川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经历了晚三叠纪延长期的湖相、侏罗纪的河、沼相及白垩纪的河、湖相等多期、多类型的沉积演化,中生界发育多套有利的生储油岩系,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印支晚期西高东低及燕山期西低东(南)高的构造反转控制了后期油气运聚的指向。区内自身油源及有效储层是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有利的沉积相带(砂体)与构造高部位的叠合是优选靶区和井位的主要依据。勘探方向:以北西-南东向油气有利聚集带为主要勘探部位,以长6油层组为主要目的层(兼探长5、长9、延9),重点寻找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59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道品等著, 1997
[2]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崇筠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