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盆地红古城组环境相与作用相分析

被引:5
作者
蔡雄飞
李长安
占车生
顾延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关键词
红古城组; 环境相与作用相; 盆地相分析; 民和盆地; 下白垩统;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0.01.015
中图分类号
P534.53 [白垩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民和盆地下白垩统上部的红古城组是一个多次受洪水作用而形成的多层楼式的旋回序列 ,它以水下沉积构造和水上暴露构造频繁交互的沉积为特征 ,早期与晚期的洪水规模也存在很大异同 ,代表了滨湖至岸上洼地的沉积环境。环境相与作用相结合分析 ,大大深化了红古城组沉积作用及其构造背景分析 ,反映红古城组是盆地构造演化加速萎缩时期的产物。两者是陆相盆地相分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兰州-民和盆地红古城组的建立及其地质学意义 [J].
蔡雄飞 ;
李长安 ;
朱伟元 ;
王岳明 ;
顾延生 ;
唐小明 .
甘肃地质学报, 1998, (02) :50-54
[2]   一种事件沉积的标志——陆相流水波痕 [J].
蔡雄飞 ;
顾延生 ;
李长安 .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4) :44-48
[3]  
新疆北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板块沉积学研究.[M].龚一鸣;刘本培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