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产平衡条件公式是如何被引入转形研究领域的

被引:8
作者
丁堡骏
机构
[1] 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转形研究; 再生产平衡公式; 误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6 [社会再生产];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在转形研究领域中将再生产平衡关系作为基本条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带有鲜明特色的学术倾向性。然而,这是一个错误的学术倾向。再生产平衡条件公式最早是由杜冈引入到转形分析领域中的。鲍特凯维兹在《马克思体系中的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第二篇论文中,以修正马克思《资本论》第三篇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图表的方式,系统地论证了将再生产平衡公式引入转形分析的理论依据。由此形成了转形分析的再生产平衡公式误区。长期以来,这个错误严重地干扰了转形问题研究,致使转形研究偏离了研究剩余价值再分配的正确轨道。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的转形分析,从来就没有涉及过产品的用途问题,更没有所谓的再生产条件是否满足的问题。鲍特凯维兹画蛇添足地为马克思的转形图加上了一个再生产条件。现在事实已经揭穿,该到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是马克思只走了半程吗?─—关于转形问题答西方学者 [J].
丁堡骏 .
北京社会科学, 1995, (01) :35-48
[2]  
世界著名经济学难题.[M].吕昌会著;.商务印书馆.2005,
[3]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M].丁堡骏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  
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M].(英)斯蒂德曼(Steedman;I.)著;吴剑敏;史晋川译;.商务印书馆.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