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可能的自然演变

被引:4
作者
毛德华
机构
关键词
地下水矿化度; 博湖; 开都河; 芦苇; 塔里木河; 纤维作物; 盐化草甸土; 草甸盐土; 普通盐土; 湖水矿化度; 孔雀河; 博斯腾湖; 巴格拉什湖; 自然演变;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1978.01.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博斯腾湖概貌博斯腾湖(以下简称博湖)又名巴喀喇赤湖,即《水经注》的“敦薨浦”,汉《西域传》称为“焉耆近海”。博湖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城东南20公里,汇集了来自盆地西部的开都河及盆地北坡的清水河、黄水沟、乌什塔拉等河沟的径流。湖水从西流出,为孔雀河,穿铁门关,经库尔勒、尉犁归宿罗布泊。湖面海拔1048米,湖的平面轮廓是东西宽而南北窄,略呈三角形,总面积988平方公里,容积面约99亿立米。湖水西浅东深,最深处达16米,平均深度10米左右,是新疆境内罕有的大淡水湖。湖的西南侧,小湖密集,形成小湖群。自东向西主要有那木克湖,乌力侧湖,库尔勒湖,阿洪克湖,阿拉特湖,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图十二)。小湖群上通开都河,下连孔雀河,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水文化学原理.[M].(苏)阿列金著;张卓元等译;.地质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