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钧瓷和现代钧瓷的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14
作者
高正耀
王杰
陈松华
黄忠祥
韩松
贾秀琴
机构
[1] 郑州大学
[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中子活化分析,模糊聚类分析,钧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L271.99 [];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2702 ;
摘要
将43个古钧瓷、现代钧瓷的釉和胎等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6种元素的含量。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图。结果表明,这批时间跨越600年、釉色迥异、出自众多不同窑口的古钧瓷有着长期、稳定、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初步分析了古钧瓷与古汝瓷相近的起源关系。发现现代钧瓷少数与古钧瓷相似,而多数与古钧瓷疏远。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古汝瓷指纹元素散布分析 [J].
高正耀 ;
王杰 ;
陈显德 ;
陈松华 ;
黄忠祥 ;
韩松 ;
贾秀琴 ;
孟玉松 .
核技术, 1997, (07) :16-20
[2]   浅谈对河南钧瓷与后起之秀铜红釉的见解 [J].
李兵 ;
杨素 .
中国陶瓷, 1990, (05) :55-62+67
[3]   宋、元钧瓷的中间层、乳光和呈色问题 [J].
陈显求 ;
黄瑞福 ;
陈士萍 ;
宋祥云 ;
周学林 ;
张毓俊 ;
赵青云 .
硅酸盐学报, 1983, (02) :129-140+257
[4]  
中国陶瓷[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冯先铭 主编, 1994
[5]  
河南陶瓷史[M]. 紫禁城出版社 , 赵青云 编著, 1993
[6]  
中国古陶瓷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