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垃圾处理场的邻避效应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张向和 [1 ,2 ]
彭绪亚 [1 ]
刘峰 [3 ]
彭莉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 重庆市环境卫生监测站
[3]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垃圾处理场; 邻避效应; 补偿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分析垃圾处理场的主导邻避因子,比较不同垃圾处理场的邻避程度,采用分层抽样法和结构式访谈,调查了重庆市10个垃圾处理场及其周围农户,并构建了邻避指数。结果表明:邻避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垃圾场的相对位置、政府处理满意度、公众"NIMBY(not in my backyard)"意识、垃圾场信任度和赔付满意度。公众对垃圾处理支持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补偿满意度、垃圾场信任度和政府处理方式满意度,且期望货币补偿为7.3万元/人,期望补偿方式主要为安置房补偿及按国家政策补偿。江津区、主城同兴、长寿区垃圾处理场邻避效应较大,而大足县、主城长生桥、万州区垃圾处理场较小。通过邻避因子分析,将10个垃圾处理场划分为公众认知邻避型、垃圾场主导邻避型和政府主导邻避型三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回避或减轻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363 / 13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邻避型设施区位分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D].张颖.华东师范大学.2007, 02
[2]  
论建立解决环境冲突的公众参与机制.[D].余伟京.福州大学.2003, 02
[3]  
垃圾焚烧产业.[M].金通; 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   Grassroots mobilisations against waste disposal sites in Greece [J].
Botetzagias, Iosif ;
Karamichas, John .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9, 18 (06) :939-959
[5]  
科技邻避设施风险知觉之形成与投影..洪鸿智;.人文及生活科学集刊.2005, 03
[6]   垃圾处理产业中的邻避现象探析 [J].
金通 .
当代财经, 2007, (05) :78-80
[7]   从公共政策角度探析邻避效应 [J].
乔艳洁 ;
曹婷 ;
唐华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93-94+97
[8]  
“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J].何艳玲;.公共管理研究.2006, 00
[9]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问题探讨——广州市番禺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介绍 [J].
尧文元 ;
雷泽辉 .
环境卫生工程, 2006, (03) :61-64
[10]   环境冲突分析及其应用:公共设施选址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J].
林巍,刘春华,傅国伟 .
环境科学, 1995, (06) :36-3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