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藏北永珠席状岩墙群的发现——海底扩张的证据
被引:7
作者:
王永胜
[1
]
曲永贵
[1
]
王忠恒
[1
]
郑春子
[1
]
谢元和
[1
]
孙忠刚
[1
]
张宁克
[2
]
机构:
[1]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2]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档案馆
来源:
关键词:
永珠席状岩墙群;
海底扩张;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弧后盆地;
西藏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新发现的永珠席状岩墙群位于西藏北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永珠席状岩墙群规模之大、结构之完整在国内尚属罕见。岩石由蚀变辉绿岩、辉长岩和辉绿玢岩岩墙组成,向上与枕状玄武岩呈渐变过渡和侵入接触关系,发育有单侧或双侧冷凝边,具高CaO、Al2O3、MgO、FeO、Fe2O3,低TiO2、P2O5的特点,为亚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主要显示MORB的特征,部分判别图显示MORB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的过渡特征,推测可能产于弧后盆地环境。依据上覆放射虫硅质岩的时代和枕状玄武岩、岩墙群同位素年龄,确定永珠席状岩墙群形成的时间可能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这一发现为中特提斯海时期古海底扩张提供了新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0 / 115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