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

被引:3
作者
吴玉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确定性; 自我; 共同体; 自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 [欧洲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确定性追求构成了传统哲学努力的基本方向。前现代哲学不满足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和变化多端,力图从可变的世界当中或世界背后寻找到某种永恒不变的实体,以便为人类的生存寻找到一种确定性的根基。这种试图从自我以外的东西而非自我当中寻找确定性根基的基本取向,体现了前现代哲学的非我化倾向,展现了古代人有别于现代人的独特生存境遇,即前现代的自我是一种处于稳固秩序中的存在者,是一种对自然保持敬畏感的存在者。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文化哲学.[M].衣俊卿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  
西方哲学简史.[M].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意大利人文主义.[M].(意)E.加林(EugenioGarin)著;李玉成译;.三联书店.1998,
[4]  
希腊哲学中的知识问题及其困境.[M].吕祥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5]  
自然的观念.[M].(英)柯林武德(Collingwood;R.G.)著;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0,
[6]  
科学时代的理性.[M].(联邦德国)伽达默尔(Gadamer;H.G.)著;薛 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7]  
形而上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