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生物地层和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33
作者
李越 [1 ]
黄智斌 [2 ]
王建坡 [1 ]
王志浩 [1 ]
薛耀松 [1 ]
张俊明 [1 ]
张元动 [1 ]
樊隽轩 [1 ]
张园园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牙形刺; 生物地层; 沉积环境; 一间房组; 吐木休克组; 良里塔格组; 中—上奥陶统; 巴楚;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分布在巴楚良里塔格地区的一间房—唐王城。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Periodus flabellum层、Pygodus serra层,属达瑞威尔阶)、吐木休克组(Pygodus anserinus层、Baltoniodus alobatus带,属桑比阶)和良里塔格组(含B.confluens动物群层,属凯迪阶下部)。一间房组的开始标志了新一期的海进,此组下段发育1期藻丘,中段发育1期藻丘、1期瓶筐石礁丘和3—4期瓶筐石—棘屑滩,上段代表了海水加深至浪基面之下的过程;吐木休克组沉积过程中达到了海进最大值,为凝缩沉积;良里塔格组代表了逐渐海退的过程,由浅滩和3期藻丘建造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科学通报, 2007, (S1) :32-39
[2]   中国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区带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张水昌 ;
王红军 .
科学通报, 2007, (S1) :9-18
[3]   新疆巴楚中奥陶统上部一间房组瓶筐石礁丘的演化意义 [J].
李越 ;
王建坡 ;
沈安江 ;
黄智斌 .
古生物学报, 2007, (03) :347-354
[4]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牙形石带及沉积层序 [J].
赵宗举 ;
赵治信 ;
黄智斌 .
地层学杂志, 2006, (03) :193-203
[5]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研究的新进展 [J].
熊剑飞 ;
武涛 ;
叶德胜 .
古生物学报, 2006, (03) :359-373
[6]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发育特征 [J].
顾家裕 ;
张兴阳 ;
罗平 ;
罗忠 ;
方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277-283
[7]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特大型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J].
赵宗举 ;
李宇平 ;
吴兴宁 ;
陈学时 ;
俞广 ;
贺训云 ;
王双才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5) :12-20+1
[8]   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井下奥陶系的牙形刺(英文) [J].
王志浩 ;
祁玉平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 (02) :133-148
[9]   湘鄂西奥陶纪宝塔组灰岩网纹构造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附视频 [J].
周传明 ;
薛耀松 .
地层学杂志, 2000, (04) :307-309+334
[10]   塔里木西部与东北部奥陶系的牙形刺及其意义 [J].
王志浩 ;
周天荣 .
古生物学报, 1998, (02) :39-40+42-50+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