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分灌溉及其生理基础

被引:53
作者
吕金印
山仑
高俊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非充分灌溉; 补偿效应; 气孔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同化物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非充分灌溉的概念及内涵。主要阐述了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 ,作物体内产生的适应性生理反应。经非充分灌溉及轻度干旱处理 ,作物气孔阻力增加 ,蒸腾失水减少 ,作物水分散失对气孔开度的依赖性大于光合对其的依赖性。可通过气孔调节作物光合与水分的关系 ,最终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有限度的水分亏缺 ,有利于同化物向籽粒调运。利用 1 4 CO2标记研究表明 ,生长后期水分亏缺下 ,小麦体内存在对花前营养器官“临时库”同化物的再动员和对产量的补偿机制 ;适度水分亏缺促进了小麦等作物初生根的生长发育 ,增加深层土壤中的根系与根系活性 ,防止后期根系早衰。总之 ,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 ,作物能够在营养生长、物质运输和产量形成等方面产生有效的补偿机制 ,可作为非充分灌溉的重要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水分亏缺对小麦碳同化物的动员与分配 [J].
吕金印 ;
高俊凤 ;
山仑 .
核农学报, 2002, (04) :228-231
[2]   黄土高原地区春小麦对有限灌溉的反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J].
鄢珣 ;
王俊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4) :791-795
[3]   开花期复水对受旱冬小麦的补偿效应研究 [J].
陈晓远 ;
罗远培 .
作物学报, 2001, (04) :512-516
[4]   非充分灌溉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陈玉民 ;
肖俊夫 ;
王宪杰 ;
张晶 .
灌溉排水, 2001, (02) :73-75
[5]   旱地冬小麦水分亏缺补偿效应研究 [J].
夏国军 ;
阎耀礼 ;
程水明 ;
高松洁 ;
罗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1) :79-82
[7]   中国21世纪水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J].
章光新 ;
邓伟 ;
王志春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06) :321-324
[8]   不同灌溉制度下冬小麦产量效应与耗水特征研究 [J].
居辉 ;
兰霞 ;
李建民 ;
周殿玺 ;
苏宝林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5) :23-29
[9]   农业节水的科学基础 [J].
唐登银 ;
罗毅 ;
于强 .
灌溉排水, 2000, (02) :1-9
[10]   试论麦类作物非水力根信号与生活史对策 [J].
李凤民 ;
鄢珣 ;
郭安红 ;
山仑 .
生态学报, 2000, (03) :5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