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的远缘杂交──Ⅰ.胚形成频率

被引:6
作者
李大玮,邱纪文,欧阳平,姚庆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鸭茅状摩擦禾,远缘杂交,杂交亲和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6x=42)和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dactyloides,2n=4x=72)杂交成功。用33个春小麦品种(系)为母本,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授粉6636朵花,获得3083个颖果。颖果分为有胚和无胚两类。有胚颖果806个,占总颖果数的26.14%。33个母本中30个都能和鸭茅状摩擦禾杂交,14个母本的杂交亲和性(胚数/授粉花数×100)超过10%。4个最高的分别达到59.00%,39.00%,29.50%和22.66%与小麦和玉米(Zeamays,2n=2x=20)的杂交相比,鸭茅状摩擦禾同样对小麦Kr基因的作用不敏感,且与小麦的杂交亲和性要比与玉米杂交时高。加之鸭茅状摩擦禾为野生型,具有多年生、多分枝、花期长等特点,可以克服小麦和玉米杂交时花期不遇的困难。讨论了用它作为花粉给体的优越性及在小麦改良和产生小麦单倍体上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98 / 40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