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南部小黄鱼Pseudosciaena plyactis(Bleeker)渔获群体结构与繁殖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23
作者
任一平
高天翔
刘群
薛莹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
关键词
小黄鱼; 群体结构; 繁殖;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2001.01.008
中图分类号
S965.323 [小黄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黄海南部小黄鱼繁殖群体进行了常规生物学测定。研究分析了体长组成和体重 组成、体长和体重关系、性比的变化、怀卵量及性腺的发育情况。总样品的性比组成为雌: 雄=1:2.7,且雄鱼比例逐月上升;测算其怀卵量在2686—34704粒之间,平均怀卵量为9518 粒;性成熟系数3月中旬为116‰,4月中旬最高为210‰,5月上旬为114‰,5月下旬只有33 ‰;绝对繁殖力(F)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F=549.37W-4861.7(R=0.917)。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黄鱼个体生殖力及其变化的研究 [J].
水柏年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58-69
[2]   中国近海三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现状 [J].
林新濯 .
水产学报, 1987, (03) :187-194
[3]  
黄渤海渔业生态学[M]. 海洋出版社 , 陈大刚编著, 1991
[4]  
东海鱼类志[M]. 科学出版社 , 朱元鼎等编, 1963
[5]  
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专家办公室编,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