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刺激参数及其组合对电针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效应的影响

被引:43
作者
杨静
熊利泽
王强
刘艳红
陈绍洋
徐宁
不详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
[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 西安
[3] 西安
[4] 西安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针灸疗法; 刺激参数/针刺效应;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4.03.032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研究电流强度、波形、频率三种刺激因素对电针诱导脑缺血耐受效应的影响 ,寻求最佳的刺激参数组合。方法 :应用嵌套设计 ,将 2 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5组 (每组 6只 )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及 33个电针组。最后一次处理 2 4h后采用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右大脑中动脉栓塞 (12 0min)模型。再灌注 2 4h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 (NDS)后取脑 ,经TT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结果 :脑梗死容积 :三种电流强度 (1mA、2mA、3mA )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三种波形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 10 0Hz各频率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0 0 0 0 1)。 33个电针组分别与空白组梗死容积比较 ,除连续波 1mA +30Hz、2mA +30Hz、1mA +10 0Hz、2mA +10 0Hz、3mA +10 0Hz ,间断波 1mA +10 0 / 0Hz、2mA +10 0 / 0Hz、3mA +10 0 / 0Hz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 ,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其中疏密波 2 / 15Hz、2 / 30Hz以及连续波 2Hz刺激时梗死灶最小。各电针组NDS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0 0 5 )。结论 :电针重复刺激大鼠“百会”穴可诱导脑缺血耐受 ,刺激波形和频率是更为重要的刺激参数。频率为疏波 2Hz、密波 15~ 30Hz的疏密波电针刺激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效应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电针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作用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路志红
    熊利泽
    朱正华
    王强
    郑玉
    郑恒兴
    侯立朝
    陈敏
    [J]. 中国针灸, 2002, (10) : 24 - 26
  • [2] 针刺研究中电针应用状况的文献分析和初步研究
    黄晓卿
    陈凌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 (01) : 73 - 76
  • [3]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郭景春
    程介士
    [J]. 上海针灸杂志, 2000, (01) : 37 - 39
  • [4] 实验针灸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林文注,王佩主编, 1999
  • [5] 针刺镇痛原理[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韩济生著, 1999
  • [6] Mitochondrial KATP channel-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phases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again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rat
    Nozawa, Y
    Miura, T
    Miki, T
    Ohnuma, Y
    Yano, T
    Shimamoto, K
    [J]. BASIC RESEARCH IN CARDIOLOGY, 2003, 98 (01) : 50 - 58
  • [7] Do KATP channels open as a prominent and early feature during ischaemia in the Langendorff-perfused rat heart?
    Workman, AJ
    MacKenzie, I
    Northover, BJ
    [J]. BASIC RESEARCH IN CARDIOLOGY, 2000, 95 (03) : 250 -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