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及其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患者病史资料并应用多导睡眠仪对1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5名健康对照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受试者分为3组:对照组、帕金森病Hoehn-Yahr(H&Y)Ⅰ级组及帕金森病H&YⅡⅣ级组。每组均包括男性3例,女性2例。结果3组年龄分别为(54·4±5·7)岁、(57·6±14·5)岁、(58·2±10·7)岁,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2,P=0·794)。对照组浅慢波睡眠时间为(70·6±7·8)min,而H&YⅠ级组患者浅慢波睡眠时间为(81·4±6·1)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对照组睡眠效率为75·6%±12·8%,快动眼睡眠(REM)潜伏期为(116±48)min,浅慢波睡眠所占比例为70·6%±7·8%,REM所占比例为14·8%±5·5%,总睡眠时间为(372·8±53·4)min,而H&YⅡⅣ级组患者睡眠效率43·6%±16·0%(P=0·003)、REM所占比例7·3%±6·1%(P=0·003)及总睡眠时间(244·3±103·2)min(P=0·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EM睡眠潜伏期(281±86)min(P=0·000)及浅慢波睡眠时间(85·3±7·9)min(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相关分析,睡眠潜伏期、浅慢波睡眠时间与疾病病程存在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9、0·492;P值分别为0·000、0·006),而睡眠效率、深慢波睡眠时间及总睡眠时间与疾病病程有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26、-0·723、-0·728;P值均为0·000)。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早期已经存在夜间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下降、睡眠潜伏期延长及睡眠结构的改变等异常,而且有随疾病进展而加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