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制度的私人自治根基

被引:3
作者
易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行为; 私人自治; 个人主义方法; 思想基础; 制度反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私人自治是法律行为制度的思想根基。私人自治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根本组织原则的事实是法律行为的概念与制度产生的根本因素之一。法律行为旨在实践交换正义与纯粹的程序正义,自治基本上就能满足法律行为伦的要求。由实行私人自治原则所致,以法律行为制度为其独特且主要内容的私法必然是形式主义的,从而呈现出形式主义的品格。认为法律行为成立是事实判断的通说有误,此种定性使自我约束不彰,从而亦断送了私人自治(自我决定)的生机。现行正面规定有效要件的立法模式欠妥,通过建立"成立推定有效"规则,并使积极性的"有效要件"转变为消极性"效力阻却事由",不仅可建立法律行为生效的"要件体系",亦也可使私人自治获得体系性实现。无论是强制性规范"有效要件"还是公序良俗"有效要件",均为概括条款,司法适用时应慎之又慎,以免过度戕害私人自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透支的想象.[M].沈语冰著;.学林出版社.2003,
[2]  
猜想与反驳.[M].(英)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著;傅季重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3]  
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M].苏永钦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  
债法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  
德国民法总论.[M].(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
[6]  
自由秩序原理.[M].[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邓正来 译.三联书店.1997,
[7]  
民事法律行为.[M].董安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8]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   现代法治的形式理性品格 [J].
吴增基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6) :3-6
[10]  
..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