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安徽省975户农村经营户的实证分析

被引:9
作者
孟凡征
余峰
罗晓磊
胡小文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网上银行; 手机银行; 移动银行; 福利效应; 农村; 经营户; 实证分析; 安徽省;
D O I
10.19895/j.cnki.fdr.2014.11.013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正>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经营户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因素,并研究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机构产生的福利效应。研究表明,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机构为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以及低收入群体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成为可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受到信息技术、借贷渠道、政府政策支持、户主及家庭特征、商业可持续性、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交易成本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并对农村经营户和金融机构的福利改善具有正向效应。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与金融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 [J].
杨汝岱 ;
陈斌开 ;
朱诗娥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116-129
[2]   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实证研究 [J].
王定祥 ;
田庆刚 ;
李伶俐 ;
王小华 .
金融研究, 2011, (05) :124-138
[3]   小额信贷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了吗?——来自三个非政府小额信贷项目区的经验证据 [J].
程恩江 ;
刘西川 .
金融研究, 2010, (12) :190-206
[4]   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J].
焦瑾璞 .
中国金融, 2010, (10) :12-13
[5]   基于电子化金融服务创新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J].
郭兴平 .
财贸经济, 2010, (03) :13-19+12+136
[6]   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 [J].
金烨 ;
李宏彬 .
金融研究, 2009, (04) :63-79
[7]   建立普惠金融体系 [J].
杜晓山 .
中国金融家, 2009, (01) :140-142
[8]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户融资行为研究——基于温州农村地区的调查分析 [J].
钱水土 ;
陆会 .
金融研究, 2008, (10) :174-186
[9]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经济研究, 2005, (07) :35-44
[10]  
互联网金融手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谢平,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