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SMV3号株系抗病基因的SSR标记

被引:19
作者
滕卫丽 [1 ]
李文滨 [1 ]
邱丽娟 [2 ]
韩英鹏 [1 ]
赵桂云 [1 ]
关荣霞 [2 ]
常汝镇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抗病基因; SSR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简单序列重复技术(SSR技术),采用改良的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BSA法),对大豆品系中选95-5117(R)×HB1(S)的F5代重组自交系群体接种SMV 3号株系鉴定抗性,并进行抗病基因的分子定位。结果表明:中选95-5117对SMV 3号株系的抗性受一对基因控制。用Mapmaker/Exp3.0b进行连锁分析,该基因位于大豆染色体组的F连锁群上,并获得了与SMV3号株系抗病基因连锁的2个SSR标记Satt114和Satt362,遗传距离分别为2.3cM和8.6cM。标记与抗病基因间的排列顺序和距离为:Satt114-2.3 cM-RSMV3-8.6 cM-Satt362。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稻农林8号m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初步定位 [J].
刘秋华 ;
陆作楣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17-19
[2]   大豆5个花叶病毒株系抗性基因的定位 [J].
王永军 ;
东方阳 ;
王修强 ;
杨雅麟 ;
喻德跃 ;
盖钧镒 ;
吴晓雷 ;
贺超英 ;
张劲松 ;
陈受宜 .
遗传学报, 2004, (01) :87-90
[3]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 [J].
吴晓雷 ;
贺超英 ;
王永军 ;
张志永 ;
东方阳 ;
张劲松 ;
陈受宜 ;
盖钧镒 .
遗传学报, 2001, (11) :1051-1061
[4]   大豆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RAPD标记研究 [J].
郑翠明 ;
常汝镇 ;
邱丽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1) :14-18
[5]   大豆对4个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抗性及其连锁遗传研究 [J].
向远道 ;
盖钧镒 ;
马育华 .
遗传学报, 1991, (01) :51-58
[6]   东北三省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的种类与分布 [J].
吕文清 ;
张明厚 ;
魏培文 ;
谢淑仪 ;
郭井泉 ;
姜永业 ;
耿迎春 .
植物病理学报, 1985, (04) :225-229
[7]  
郑翠明.大豆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
[8]  
王修强.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鉴定、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
[9]  
P. B. Cregan,J. Mudge,E. W. Fickus,L. F. Marek,D. Danesh,R. Denny,R. C. Shoemaker,B. F. Matthews,T. Jarvik,N. D. Young.Targeted isolation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through the use of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J].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9
[10]  
T. Ashfield,J. R. Danzer,D. Held,K. Clayton,P. Keim,M. A. Saghai Maroof,D. M. Webb,R. W. Innes.Rpg1, a soybean gene effective against races of bacterial blight, maps to a cluster of previously identified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J].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