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中、浅层气藏成藏动力学特征——以济阳坳陷中、浅层气藏为例

被引:27
作者
陈建渝
曹树春
曹忠祥
项希勇
唐再君
杨显成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中、浅层气藏; 成藏动力学; 温压场; 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 盖层;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1.01.00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浅层气藏是我国东部以产油为主的盆地中重要的天然气勘探目标。气藏分布范围主要在埋深 5 0 0~2 0 0 0m。地下温压场控制了气藏的成藏动力学。当地层压力与油藏饱和压力之差低于 3MPa ,天然气会从石油或地层水中游离出来 ,形成气顶或纯气层。中、浅层气藏主要是次生气藏 ,天然气成因多样 ,其中油田伴生气是主要来源 ,其次 ,油藏中石油降解形成的甲烷气也是浅层气藏的气源。盖层控制了气藏的纵向分布 ,气藏的剩余压力低于盖层的突破压力是形成天然气聚集的必要条件 ,一般从埋深 80 0m开始 ,泥岩盖层就开始具备了封盖能力。断层是天然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藏内的重力分异和沿断层及不整合面的运移分异是中、浅层气藏形成的机制 ,因此 ,中、浅层气藏在盆地中的分布主要受断层控制。在油气源充足及存在一系列沿倾向连通的圈闭时 ,依据圈闭的封闭机制会发生两种类型的差异聚集 ,油气藏的分布亦复杂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5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裂陷盆地的断裂构造与成藏动力系统.[M].张树林等编著;.地震出版社.1997,
[2]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3]  
油层物理.[M].罗蛰谭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