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异视角下进城居民再迁意愿分析

被引:3
作者
储德平 [1 ]
伍骏骞 [2 ]
卫龙宝 [3 ]
李泓沄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3]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再次迁移意愿; 二元Logistic模型; 东中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浙江、河南、四川三省960份已从农村迁移到城镇的居民的入户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居民再迁移倾向。研究结果表明:(1)从描述性统计看,69.69%已进城居民不愿再迁,主要是生活原因,而30.31%的居民愿意再迁,主要是经济原因。(2)从三省总样本上看,一是女性较男性有更强的迁移意愿。二是年龄对再次迁移意愿有负向显著影响,年龄越大的进城居民更倾向"安土重迁"。三是家庭类型中三代同堂较单身家庭有更强的迁移意愿,因为养老难、子女教育难。四是手工业工人较村组干部更不愿意迁移,技能优势使其在城里更有保障。五是家庭年总收入对再迁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六是浙江、四川与河南三地的差异显著,因为三地分属于我国东中西部,社会经济、居民收入和文化观念存在显著差异。(3)从分省比较上看,一是性别、打工年限、家庭类型在浙江省和四川省模型中均有显著影响,但方向相反。二是工作类型在三省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存在差异。三是家庭年总收入在河南省不显著,而在四川省和浙江省均是正向显著。四是搬迁到城镇的年数在河南省是正向显著,而在浙江省和四川省是负向显著。五是浙江省和四川省模型都说明对政府越满意,居民越不愿意迁移。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关注已进城居民对经济、生活、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理需求,重视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观念的差异性,健全人口迁移的相关体制,落实各项相关保障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研究 [J].
刘欢 ;
邓宏兵 ;
李小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5) :160-166
[2]   中国农民工的长期保障与回流决策 [J].
石智雷 ;
薛文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3) :143-152
[3]   保留“进城失败农民”的返乡权 [J].
贺雪峰 .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4, (10) :17-17
[4]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民迁移意愿分析——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J].
卫龙宝 ;
储德平 ;
伍骏骞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1) :91-98
[5]   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外出、回流还是再迁移 [J].
王子成 ;
赵忠 .
管理世界, 2013, (01) :78-88
[6]   中部农区农民期望务工距离研究——以河南三个样本村为例 [J].
高更和 ;
刘清臻 ;
乔家君 ;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10, 30 (07) :1159-1163
[7]   “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 [J].
蔡禾 ;
王进 .
社会学研究, 2007, (06) :86-113+243
[8]   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 [J].
朱宇 .
南方人口, 2004, (03) :21-28
[9]   国外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启示 [J].
朱宇 .
人口研究, 2004, (03) :52-59
[10]  
回乡,还是进城?[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白南生,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