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赤潮监控工作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被引:16
作者
林凤翱 [1 ]
关春江 [1 ]
卢兴旺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重点实验室
[2]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赤潮; 灾害监控; 成效; 问题与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4 [海洋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系统资料论述了中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概况,并且较全面阐述了2002年以后赤潮的特点。即: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呈上升势头,且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赤潮发生重点时段为每年的5~6月;赤潮发生重点区域为浙江近海、渤海和珠江口海域;有毒、有害赤潮发生频率和面积持续大幅度增加;赤潮主要优势种类为:具齿原甲藻、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夜光藻和球形棕囊藻。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赤潮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长江以北沿海经济贝类中的麻痹性贝毒 [J].
关春江 ;
冯志权 ;
马明辉 ;
陈红星 ;
卞正和 ;
林凤翱 .
海洋环境科学, 1999, (02) :49-52
[2]  
2000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国家海洋局.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