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被引:90
作者
刘喜堂
机构
[1] 国家民政部社会救助司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体系; 制度变迁; 政府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的社会救助由早期的临时性紧急生活救助,发展为以农村为主、城乡分野的定期定量救助,再到改革开放以后以城乡低保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我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发展为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我国这样一个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仅大大提升了社会救助的政治地位,强化了政府责任,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实现了从人性关爱到维护权利的转变,凸显了政府在维护公民基本生活安全方面的责任。在保障的功能上已经开始从"生存保障"向"生活保障"转变,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1978—1992年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J].
张世飞 .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8, (04) :81-90
[3]   我国贫富差距正在迅速拉大 [J].
杨宜勇 .
发展, 2000, (07) :37-38
[4]  
中国社会保障30年.[M].郑功成; 著.人民出版社.2008,
[5]  
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M].唐钧等著;.华夏出版社.2003,
[6]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M].多吉才让著;.人民出版社.2001,
[7]  
中国民政思想史.[M].孟昭华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8]  
社会保障管理实务.[M].康士勇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9]  
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M].唐钧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0]  
救灾与社会救济工作.[M].于长泉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