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人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方法

被引:13
作者
郑佳之
张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个人学术影响力; h-指数; 科学引文计量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32 [编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将一种评价科学家个人学术影响力的方法——h-指数,与目前计算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的数量,以及发表论文刊物的影响因子或论文的被引率,用来判断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水平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统计了2000~2006年医学、物理学和化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年化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的 h-指数。随机选取了2006年两期《美国化学会会志》,统计了在这两期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的 h-指数分布,同时统计了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公布的部分目前化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科学家 h-指数分布。h-指数的高低取决于从事科研的时间长短,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次数等,它较全面地考虑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是目前用来评价科学家的个人学术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丈影响力的科学引文计量方法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57 / 9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化学会及其期刊的编辑出版 [J].
朱晓文 ;
夏文正 .
编辑学报, 2006, (03) :233-236
[2]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同行评议制度及其启示 [J].
龚旭 .
中国科学基金, 2004, (06) :55-58
[3]   合理利用SCI对个人做学术评价 [J].
孙亦樑 ;
徐克敏 .
图书馆论坛, 2002, (05) :24-26+53
[4]   SCI作为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局限性研究 [J].
王晓莉 ;
叶良均 ;
徐飞 ;
姚政权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11) :41-47
[5]   SCI——科研成果评估的重要标准 [J].
徐佳宁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6]   美国ISI科学引文索引体系评介 [J].
杨恩浩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8, (01) :16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