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蕴意之透析

被引:4
作者
张小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事实上的犯罪; 观念上的犯罪; 犯罪形式; 犯罪本质;
D O I
10.13658/j.cnki.sar.2001.06.017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本文在总结学界对犯罪蕴意争执的基础上提出 ,一个社会的事实上的犯罪是相对确定的 ,许多情况下所谓的犯罪 ,均是主体依据自身价值观对事实上的犯罪的认知 ,这实际上是观念上的犯罪 ,并且在这种观念上的犯罪之中必然蕴含主体对应然犯罪的期待。在明析犯罪蕴意这一逻辑的基础上 ,作者具体透析了两个层面上的犯罪认知 :对形式上的犯罪作了比较 ;对实质上的犯罪作了揭示 ,认为犯罪是对一个社会的主流社会规范的反叛 ,犯罪应当是严重侵犯人类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犯罪理念之确立—犯罪概念的刑法学与犯罪学比较分析 [J].
张远煌 .
中国法学, 1999, (03) :127-135
[2]  
犯罪社会学.[M].(意)恩里科·菲利(EnricoFerri)著;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3]  
社会分工论.[M].(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4]  
刑事法律关系的构造与价值.[M].张小虎著;.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5]  
外国刑法纲要.[M].张明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  
文化哲学导论.[M].刘进田著;.法律出版社.1999,
[7]  
转型期社会学若干问题研究.[M].王传鸯等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8]  
美国刑法.[M].储槐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  
犯罪学.[M].(意)加罗法洛(BaronRaffaeleGarofalo)著;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0]  
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日]大塚仁 著;冯军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