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后危机时代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

被引:6
作者
杨力 [1 ]
李蕊 [2 ]
机构
[1]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国际协调; 溢出效应; 合作博弈; 以邻为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后危机时代,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周期中的矛盾凸显,由此带来了各经济体在宏观政策制定与实施上的冲突。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政策的外溢效应,"以邻为壑"的政策取向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如要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各国就必须进行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博弈理论证明了国际协调的效率和收益高于不协调的状态,因此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可行的。有效的国际协调可通过寻找利益共同点、达成均衡、维持均衡的路径来实现。现阶段各国应慎用量化宽松的政策,避免货币竞相贬值,继续在G20的框架下推动各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重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他律功能,发挥相互评估机制的互律作用,同时各国共同提高自律能力,以实现有效的宏观政策国际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美国贸易政策[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何永江, 2008
[2]  
国际货币经济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杨力等, 2008
[3]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M]. 三联书店 , (美)冯·诺伊曼(JohnVonNeumann), 2004
[4]  
策略思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AvinashK.Dixit), 2002
[5]  
货币理论与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卡尔·E.瓦什(CarlE.Walsh)著, 2001
[6]  
全球政治学[M]. 新华出版社 , (日)星野昭吉著, 2000
[7]  
国际贸易[M]. 智慧出版有限公司 , 海闻著, 1993
[8]  
A Strategic Analysis of Monetary Interdependence[J] . Koichi Hamad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7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