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FLP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37
作者
孟金陵,田志宏,傅廷栋,钱秀珍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中国品种,RFLP,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甘蓝型油菜的28个基因组探针和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包括46个中国品种、9个欧洲品种在内的5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RFLP标记进行了分析。在放射自显影胶片上,共检测到410条具多态性的分子杂交带,表明甘蓝型油菜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为45%的水平上,可把中国甘蓝型油菜划分为6组:胜利油菜组、跃进油菜组、中油821组、远缘种质组、优质油菜组和变异不详组。欧洲冬油菜与以上6组存在着较显著的遗传距离。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上述分组较为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对于扩大中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欧洲冬油菜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种质资源。另一方面,用典型的中国甘蓝型油菜与欧洲冬油菜配制的杂交种,较易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从对已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的61条放射自显影带的分析看,无论是上述分组内,还是分组间,RFLP的相对差异均主要表现在A基因组中。讨论了致使A基因组遗传变异较大的可能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30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实用油菜栽培学.[M].刘后利主编;王兆木等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