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Hcy、hs-CRP、S100β及抗凝血酶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表达

被引:12
作者
王珲
王琴
戚妹
何建丽
宋志彬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塞; 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D-二聚体;
D O I
10.19367/j.cnki.1000-2707.2015.08.019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S100β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7例ACI患者和10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Hcy、D-D及抗凝血酶Ⅲ水平,并将ACI组按住院治疗时间分为第24 h和第1周两组,现察并比较ACI患者在不同程度病情、不同梗死面积时血清S100β蛋白、hs-CRP及抗凝血酶Ⅲ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24 h及1周时ACI组中Hcy、D-D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减低(P<0.05);在ACI组中随着治疗时间由24 h延长到1周,Hcy水平呈下降趋势,D-D、抗凝血酶Ⅲ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ACI病情越严重,患者在治疗24 h后的S100β蛋白、hs-CRP含量及抗凝血酶Ⅲ活性越高,重度组的各指标水平均处于最高值;各组间除中度与轻度组hs-CR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Hcy、D-D、S100β及抗凝血酶Ⅲ与ACI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检测其水平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48 / 8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临床意义分析 [J].
江康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01) :39-40
[2]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观察及其与病情关系的研究 [J].
顾丽琴 ;
沈云华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 (20) :1660-1661
[3]   脑梗死患者血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及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及意义 [J].
覃乃辉 ;
周达利 ;
秦立 ;
黄慧嫔 ;
邓达治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 (01) :50-53
[5]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J].
梁晨 ;
高社荣 ;
梁晓安 ;
居克举 .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3, 7 (05) :257-260
[6]   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李艳杰 .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07) :60-61
[7]   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王占峰 .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03) :237-238
[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诊断价值 [J].
黄友军 ;
金爱群 ;
皮兰敢 .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01) :457-458
[9]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探讨 [J].
赵彩虹 .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02) :123-124
[10]   超敏C反应蛋白和S100B蛋白的浓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J].
卢明华 ;
李光迪 ;
杨佩琦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 (04) :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