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河流输沙、河口沉积与粒度信息之间的联系

被引:17
作者
贾建军
高抒
高建华
潘少明
王爱军
机构
[1] 海底科学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
[4]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速率;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粒度; 快速傅利叶变换(FFT); 珠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口三角洲地区泥沙供应充分,是现代沉积速率较高的区域。快速沉积的泥沙包含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方法研究了珠江口伶仃洋大铲湾海域6个柱样的现代沉积速率,以2mm的间隔分析了其中2个柱样上部的粒度,并对其平均粒径和珠江流域的年输沙量进行了快速傅里叶变换,以期获取河流泥沙供应、河口沉积速率和沉积物垂向粒度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大铲湾海域的沉积速率为1~3cm/a,受动力条件和泥沙供应条件的影响显著。2个柱样的平均粒径的最显著重现周期与珠江年输沙量的周期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可能反映了季节的、年的和多年的沉积速率信息。对于每年沉积厚度在厘米级的环境,以毫米级的高分辨率进行粒度分析,有可能揭示出沉积物供应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本研究亦可为其他河口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