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陈军文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朱红梅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饲用稻; 酶活性; 蛋白质含量; 栽培方法;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5.03.003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了寻找能提高饲用稻糙米蛋白质含量的优化栽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生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湘早籼24号氮代谢几种关键酶活性及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栽培法能明显增强水稻功能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蛋白水解酶及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等几种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显著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水稻糙米的蛋白氮含量以推荐栽培法处理最高,比常规栽培法处理提高了9.8%,其次为氮高量栽培法,比常规栽培法提高了7.5%.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2002, (06) :743-748
[2]   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氮代谢的差异 [J].
刘强 ;
荣湘民 ;
朱红梅 ;
彭建伟 ;
卢向阳 ;
陈静彬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415-420
[3]   高等植物GS/GOGAT循环研究进展 [J].
莫良玉 ;
吴良欢 ;
陶勤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2) :223-231
[4]   杂交饲料稻组合的筛选初步研究 [J].
唐启源 ;
向远鸿 ;
刘国华 ;
刘朝友 ;
文志平 ;
唐伯辉 .
杂交水稻, 1999, (05) :6-8+16
[5]   湖南高蛋白饲料稻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J].
青先国 ;
戴魁根 .
中国稻米, 1998, (03) :28-32
[6]   硝酸还原酶活力与作物耐肥性的相关性及其在生化育种上应用的探讨 [J].
汤玉玮 ;
林振武 ;
陈敬祥 .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6) :39-45
[7]  
Glutamine synthetase and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isoforms in maize leaves: localization, relative proportion and their role in ammonium assimilation or nitrogen transport[J] . Thomas W. Becker,Elisa Carrayol,Bertrand Hirel.Planta . 2000 (6)
[8]  
Glutamine synthetase from mesophyll and bundle sheath maize cells: isoenzyme complements and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to phosphinothricin[J] . B. González-Moro,A. Mena-Petite,M. Lacuesta,C. González-Murua,A. Mu?oz-Rueda.Plant Cell Reports . 200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