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释义:基于社会“合意性”的阐析

被引:3
作者
汪磊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公正; 合意性; 基础秩序; 监督制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一个社会共同体在何种程度获得"合意"认同,首要突显为资源和价值在共同体成员之间是否得到合理有序的分配。失衡性的社会不公,易导致社会的分化离异,形成利益堡垒之间的相互对峙。因此,公正是社会合意性的基石,而对公正图式的解构即可在道德感召层,也存在于程序的有效正义。从不公正的根源出发,沿此路径逆向去体认社会合意性的标识,进而构建以基础秩序、监督体系、分配体系为坐标的评判体系,能获得一个社会"合意性"的面相。在通向合意的道路上,应始终以"公正"作为社会运转的中轴。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司法公正的价值标准及实现途径.[D].谢爱华.辽宁师范大学.2003, 03
[2]   以社会公正奠定社会安全的基础 [J].
吴忠民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4) :17-24+242
[3]   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公正感探析——以社会期望与财富分配的互动关系为视角 [J].
吴晓锋 .
兰州学刊 , 2011, (10) :27-32
[5]   对当前中国公平正义的价值探求 [J].
薛洪生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 (04) :17-21
[6]   论墨子公平正义观 [J].
谭保斌 .
湘南学院学报, 2011, 32 (01) :23-29
[7]   司法道德的向度及其实现 [J].
龚怀林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3) :177-181
[8]   透明政府:一个政府模式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J].
刘祖云 ;
林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1) :21-28
[9]  
论先发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J].张凤阳;.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5, 01
[10]  
政治哲学关键词.[M].张凤阳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