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品种遗传改进在增产中的贡献分析

被引:24
作者
马忠玉
吴永常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区域规划研究所!北京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水稻; 产量增加; 改良品种; 技术转移; 肥料; 管理;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0.02.010
中图分类号
S511.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建立水稻品种改良在增产中的科技贡献分析模型的基础上 ,计算了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科技进步、品种改良、化肥投入和经营管理等措施引起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 ,1 985~ 1 994年的 1 0年间 ,在科技进步对产量增产的平均贡献中 ,品种改良占 2 9 2 % ,化肥投入占 43 2 % ,经营管理水平占 2 7 6 %。在水稻生产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 3种水稻增产科技要素组合类型 ,即以化肥为主的要素组合类型、以良种为主的要素组合类型和综合管理型要素组合类型。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产量的合理途径。良种对增产的贡献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的增产因素之一 ,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该领域的投资和研究 ,以维持并提高良种科技进步对增产的贡献份额。同时 ,应通过品种改良、肥料投入和经营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技术管理 ,提高水稻生长的资源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玉米遗传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玉米遗传育种学》编写组,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