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年人群脉压对于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79
作者
周北凡
刘小清
武阳丰
李义和
杨军
饶栩栩
赵连成
麦劲壮
李莹
郭成业
田秀珍
石美玲
于学海
邓木兰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2]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3] 北京石景山区慢性病防治研究所
[4] 首都钢铁公司职工医院
关键词
脉压; 冠状动脉疾病; 脑血管意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在中国中年队列人群中 ,基线脉压 (PP)对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于 1983~ 1984年对北京和广州工人和农民人群10 0 76人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按照统一的随访方案和诊断标准对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病进行随访登记。到 1997年底 ,平均随访 13年 ,共发生冠心病事件 72例 ,脑卒中事件 2 5 9例。按PP的 4分位组计算年龄性别调整发病率 (1/ 10 0 0 0人年 )和RR值。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多项危险因素后分析 ,PP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结果 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年龄性别调整发病均随PP的 4分位而增高 ,最高和最低 4分位组相比 ,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为 4 6 8,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为 6 83。多因素Cox回归显示 ,PP增加一个标准差 ,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是 1 5 4和 1 6 7,低于相应收缩压 (SBP)的 1 6 9和 2 0 3,以及舒张压 (DBP)的 1 6 1和 2 17。在多因素模型中同时控制SBP ,则PP和冠心病和缺血型卒中的关联不再显著 ,而与脑卒中 ,尤其是出血型卒中呈显著负关联。而同时控制DBP ,则PP和DBP均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呈显著正关联。结论在中国中年人群中 ,PP虽然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呈显著正关联 ,但预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人群脉压分布特征的研究
    吴桂贤
    吴兆苏
    刘静
    曾哲淳
    王文化
    秦兰萍
    刘军
    刘飒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07) : 55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