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脑内转移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6
作者
陈先文
陈生弟
杨国源
刘军
刘振国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
[2] 美国密歇根大学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腺病毒; 基因; 帕金森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直接转移对帕金森病 (PD)的保护作用。 方法 实验SD大鼠分重组GDNF腺病毒 (Ad GDNF)实验组、LacZ腺病毒 (Ad LacZ)对照组和磷酸缓冲液 (PBS)对照组。将重组腺病毒及PBS定向注射至一侧黑质附近 ,1周后于同侧纹状体注射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诱发多巴胺 (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通过旋转行为观察和中脑酪氨酸羟化酶 (TH)免疫组化染色及纹状体单胺类递质高压液相色谱 电化学仪 (HPLC ECD)检测评估其治疗效应 ;通过RT PCR、ELISA检测Ad GDNF在脑内的表达情况。 结果 Ad GDNF组阿扑吗啡诱发的旋转次数明显低于 2个对照组 ;Ad GDNF组约 70 %的黑质DA能神经元得以保存 ,而Ad LacZ及PBS对照组仅有 30 %左右 ;Ad GDNF组纹状体DA含量也显著高于Ad LacZ及PBS对照组 ;Ad GDNF在脑内可有效表达 ,注射后 5周黑质附近GDNF含量达 1ng/ 10mg脑组织湿重 ,是对照组的16~ 2 0倍。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GDNF基因脑内直接转移可阻止 6 OHDA诱发的大鼠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 ,提示这一手段在PD保护性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腺病毒介导的GDNF基因转移体外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附视频 [J].
陈先文 ;
陈生弟 ;
杨国源 ;
刘振国 ;
汤荟冬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1, (02) :74-78+131
[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生物活性观察 [J].
陈先文 ;
陈生弟 ;
刘振国 ;
陈红专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01) :65-65
[3]   帕金森病猴模型黑质纹状体区神经递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J].
刘振国,余慧贞,陈生弟 .
上海医学, 1995, (05) :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