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退耕背景下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现状调查研究——以安塞县马家沟流域为例

被引:7
作者
付艳玲 [1 ]
张晓萍 [1 ,2 ]
陈凤娟 [1 ]
万龙 [1 ]
吴艳 [1 ]
刘国彬 [2 ]
机构
[1] 不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不详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5] 不详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 格局; 退耕还林; 安塞县;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高原生态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不合理利用及覆被较差是根本症结所在。退耕还林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以安塞县马家沟流域为例,通过遥感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对退耕后的土地利用格局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农、林、草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1.6%。以草地类用地面积最广,占流域总面积的56.77%,其次为林地、农耕地,分别为19.6%和15.25%。流域上、中游梁峁顶及坡地绝大多数退耕成为未成林造林地,但仍保留有一定数量坡耕地。农耕地中的梯田面积占44.8%,坡耕地占42.4%,川坝地、川台地等占12.9%。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在流域上中下游分布集中程度不同。上游的土地利用/覆被状况与全流域分布格局相似。流域中农业用地类和园地相对集中分布在中游,而流域中的林地相对地集中分布在下游。中游发育的平缓地形地貌有益于发展农业耕作和园地种植。而下游村庄的行政隶属关系,使土地利用方向受城镇生态服务功能区划影响,因而林地异常集中。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0+2 +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附视频
    刘国彬
    王国梁
    上官周平
    张文辉
    穆兴民
    谢永生
    李敏
    [J].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12) : 37 - 39+72
  • [2]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李登科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05) : 1007 - 1015
  • [3] 全球及区域尺度土地覆盖土地利用遥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杨立民
    朱智良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 340 - 344
  • [4] 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M]. 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永宗等著, 1988
  • [5] 植被建设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意义及其对策
    何永涛
    郎海玲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4) : 30 - 33+38
  • [6] 黄土高原人为加速侵蚀与全球变化
    唐克丽
    张科利
    刘元保
    王斌科
    查轩
    [J]. 水土保持学报 , 1992, (02) : 88 - 96
  • [7] 黄土高原森林对年径流影响的初步分析
    刘昌明
    钟骏襄
    [J]. 地理学报, 1978, (02) : 112 - 127
  • [8] 植被结构及其防止土壤侵蚀作用分析
    王晗生
    刘国彬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9, (02) : 63 - 69
  • [9]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60年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
    温仲明
    焦峰
    张晓萍
    杨勤科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5) : 125 - 128+133
  • [10]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傅伯杰
    邱扬
    王军
    陈利顶
    [J]. 地理学报, 2002, (06) : 717 - 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