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幕式构造运动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62
作者
王必金 [1 ]
林畅松 [1 ]
陈莹 [1 ]
卢明国 [2 ]
刘景彦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构造演化; 断裂活动; 构造幕;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6.02.021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对江汉盆地的不整合面、断裂活动和火成岩成因及分布规模的研究表明,江汉盆地在白垩-第三纪时期主要经历了五期较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发育五期不整合面,据此将盆地白垩-第三纪的构造演化划分为四个裂陷幕和一个拗陷沉降期五个演化阶段。自老而新各裂陷幕断裂活动主方向表现为自北西向北北东、北东、北东东顺时针有序偏转的特点;岩浆岩由碱性玄武岩变化为石英拉斑玄武岩、再变为以橄榄拉斑为主、最后变为以石英拉斑为主的玄武岩,反映构造演化的幕式特点和断裂活动强弱的变化。沉积中心在不同构造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构造I幕时期,盆地中、西部发育3个沉降中心;在构造Ⅱ幕时期,沉降中心位于盆地西南部;在构造Ⅲ幕时期,盆地没有统一的沉降中心;在构造Ⅳ幕时期,沉降中心移至盆地中心。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合,形成了盆地内复杂的构造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0+248+19 +2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江汉盆地反转构造类型及分布特征 [J].
郑天发 ;
傅宜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6) :36-38+115
[2]   江汉盆地印支期以来区域构造特征探讨 [J].
戴少武 .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4)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