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区栗钙土的历史演变

被引:12
作者
胡双熙
徐齐治
张维祥
吴文英
机构
[1] 兰州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早全新世; 更新世晚期; 演变过程; 青藏高原; 青藏现代强烈隆起区; 共和盆地; 成土环境; 末次冰期; 边缘区; 历史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土壤14C、孢粉和物理化学分析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区栗钙土的成土环境和历史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理化性质。(1)晚更新世晚期栗钙土已有发育,集中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和晚期。(2)成土期草本孢粉占90%左右,仅有少量木本花粉出现。(3)栗钙土的剖面结构由现代土壤和不同时代的古土壤构成。(4)土壤矿物风化弱,腐殖质化程度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冰缘发展探讨 [J].
徐叔鹰 ;
张维信 ;
徐德馥 ;
徐齐治 ;
石生仁 .
冰川冻土, 1984, (02) :15-25
[2]  
西藏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5
[3]  
西藏自然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2
[4]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