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引:36
作者
叶舒宪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关键词
非物质; 后现代; 符号经济;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资本;
D O I
10.16814/j.cnki.1008-7214.2005.04.003
中图分类号
G0 [文化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非物质”的概念其实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措词之专利,它首先作为后现代的新术语而用在与“文化遗产”无关的另外场合。如何纠正由现代性所塑造出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征服与劫取的不正常关系,是利奥塔提出“非物质”这个术语的潜台词。本文从当今世界非物质经济时代的重大变革中,还原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一系列官方话语所由产生的后现代语境,从而对这些与时俱进的新观念的理解,提供历史背景的和理论系谱学的关照视野。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形象经济.[M].(美)肯特·沃泰姆(KentWertime)著;刘舜尧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  
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高宣扬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  
很久很久以前.[M].[美]玛格丽特·马克(MargaretMark);[美]卡罗·S.皮尔森(CarolS.Pearson)著;许晋福等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4]  
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M].(美)麦克尔·哈特(MichaelHardt);(意)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Negri)著;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  
视觉潜意识.[M].王逢振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6]  
全球化.[M].[美]罗兰·罗伯森 著;梁光严 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   人类学质疑“发展观” [J].
叶舒宪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