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60
作者
吕一河 [1 ,2 ]
傅微 [1 ]
李婷 [1 ,2 ]
刘源鑫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综合; 可持续发展; 研究进展;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是人地关系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前沿及热点内容。近年来,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体现在:(1)建立了综合、广泛的评价指标体系;(2)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与人地关系的调适;(3)综合研究方法的应用;(4)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动态研究的关注及尝试。目前,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应用于国土空间开发、产业规划、灾后重建、资源环境监测及预警等领域。未来仍需在完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尺度及动态变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此深化综合自然地理理论及实践研究,为区域资源、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研究提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小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研究——以大鹏半岛为例 [J].
叶有华 ;
韩宙 ;
孙芳芳 ;
张原 ;
黄涛 ;
陈礼 ;
李鑫 .
生态环境学报, 2017, 26 (08) :1275-1283
[2]   区域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 [J].
徐卫华 ;
杨琰瑛 ;
张路 ;
肖燚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306-312
[3]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 [J].
樊杰 ;
周侃 ;
王亚飞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266-276
[4]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J].
钟维琼 ;
代涛 ;
高湘昀 .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06) :74-80
[5]   人地关系视角下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以山东省为例 [J].
刘凯 ;
任建兰 ;
张理娟 ;
王泽楠 .
经济地理, 2016, 36 (09) :77-84
[6]   山东半岛矿产资源承载力及保障程度研究 [J].
王奎峰 ;
韩祥银 ;
王岳林 ;
刘洋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6, (01) :47-55
[7]   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研究(英文) [J].
江宏 ;
马友华 ;
王强 ;
范珊珊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17 (01) :217-222
[8]   东江湖库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 [J].
马巾英 .
经济地理, 2015, 35 (11) :184-189
[9]   基于AHP和GIS耦合模型的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J].
王奎峰 ;
李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1) (S1) :224-227
[10]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优化研究进展述评 [J].
邬娜 ;
傅泽强 ;
谢园园 ;
沈鹏 ;
高宝 ;
李林子 .
生态经济, 2015, 31 (05)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