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相山铀矿田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64
作者
邵飞 [1 ]
陈晓明 [2 ]
徐恒力 [3 ]
黄辉明 [4 ]
唐相生 [1 ]
邹茂卿 [1 ]
何晓梅 [1 ]
李梅 [1 ]
机构
[1] 核工业研究所
[2]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
[4] 江西抚州市地质队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 成矿物质迁移; 成矿模式; 相山铀矿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在阐述相山矿田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溶液来源及成矿物质迁移途径,建立了相山矿田铀成矿模式。认为相山矿田铀成矿是受区域地质背景控制的特定时空域内的客观产物,区域富铀地层是成矿的物质基础,成矿溶液源自岩浆水和混入的雨水,岩浆及期后热液是铀迁移的载体。铀成矿模式强调了火山岩成岩过程是成矿物质的富集过程,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演化孕育了相山火山盆地50Ma的成矿过程,流体降温、浓缩、混合等成矿机制的耦合,促使了铀沉淀、成矿。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岩相互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D].邵飞.中国地质大学.2007, 10
[2]   江西相山铀矿田东西向隐伏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邱爱金 .
地质论评, 2001, (06) :637-641
[3]   东南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J].
王德滋 ;
杜杨松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 1990, (03) :186-188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史 [J].
张勤文 ;
黄怀曾 .
地质学报, 1982, (02) :111-122
[5]  
中国热液铀矿基本成矿规律和一般热液成矿学.[M].杜乐天著;.原子能出版社.2001,
[6]  
古水热系统与铀成矿作用.[M].李学礼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7]  
热液铀矿床蚀变场及蚀变类型.[M].黄志章等著;.原子能出版社.1999,
[8]  
同位素地质学教程.[M].沈渭洲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
[9]  
两阶段水-岩同位素交换理论及其勘查应用.[M].张理刚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10]  
相山中生代含铀火山杂岩岩石地球化学.[M].夏林圻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