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8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81
作者
贾斌
陈杰
赵茹茜
雒秋江
剡根强
陈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实验室,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南京,南京,乌鲁木齐,石河子,南京
关键词
绵羊;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26 [羊];
学科分类号
0905 ;
摘要
为分析新疆北疆地区主要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 ,利用 10个微卫星标记 ,采用PCR扩增 ,12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 ,对新疆北疆地区 8个品种、 1个杂交一代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 (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 ,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 (h)、多态信息含量 (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 ,采用邻结法构建系统发生树 ;同时根据等位基因频率 ,利用PHYLIP (3 6 )分析软件 ,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生树 ,应用自举检验估计系统树中结点的自引导值 ,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 :10个微卫星位点在 9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BMI82 4、MAF6 5为低、中度多态外 ,其余 8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 ,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 ;所有绵羊群体的平均PIC(0 5 6 31)、h (0 5 72 1)和E (2 9)均低于国外其他品种的绵羊 ,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 ;新疆本地土种阿勒泰羊、哈萨克羊和巴什拜羊与国外引进绵羊品种及混有外血的本地培育品种遗传距离较远 ,他们聚为不同的两类 ,各绵羊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
引用
收藏
页码:847 / 8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J].
巩元芳 ;
李祥龙 ;
刘铮铸 ;
李金泉 .
遗传, 2002, (04) :423-426
[2]   小尾寒羊五个微卫星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J].
储明星 ;
王吉振 ;
王爱国 ;
李宁 ;
傅金恋 .
遗传学报, 2002, (06) :502-506
[3]   微卫星标记OarAE101和BM1329在五个绵羊品种中的初步研究 [J].
储明星 ;
程金华 ;
过纬 .
遗传学报, 2001, (06) :510-517
[4]   中国美利奴羊不同品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J].
刘守仁 ;
高健峰 .
草食家畜, 1998, (04) :1-3
[5]   聚丙烯酰胺凝胶中DNA的银染方法 [J].
石锐 ;
郭长虹 .
生物技术, 1998, (05) :46-48
[6]   五个绵羊品种的RAPD初步分析 [J].
代江生 ;
刘云芳 ;
高剑峰 ;
李大全 .
草食家畜, 1998, (01) :11-13
[7]   绵羊全血中DNA的微量提纯 [J].
刘云芳 ;
高剑峰 ;
潘晓亮 ;
代江生 ;
李大全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