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蒸汽热力采油焖井压降解释方法

被引:5
作者
蒋海岩 [1 ]
雷占祥 [1 ]
姜汉桥 [2 ]
张莲忠 [3 ]
刘亚平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关键词
蒸汽吞吐; 焖井; 非均质; 数学模型; 流线;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3.020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针对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焖井阶段的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储层和流体的非均质性,建立了包括能量守恒方程在内的非均质地层渗流数学模型,并改进流线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实现了高温测试解释。根据焖井阶段随着蒸汽温度降低,蒸汽腔慢慢消失的特点,提出了“转折点”的概念,认为“转折点”前的数据可以按试井原理进行解释,“转折点”后的数据以汽相转化为水的量进行解释。将所建立的焖井压降解释方法应用于辽河油田的实测资料解释中,通过与Gringarten-Bourdet理论图版对比,发现理论值和实际值拟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107 +107-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注蒸汽热采后储层物性变化特征 [J].
王铭宝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69-71+86
[2]   稠油油藏试井技术理论研究及应用 [J].
杨学文 ;
郭建国 ;
徐瑞秀 ;
刘焕华 ;
吴坚强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4) :36-40
[3]   世界稠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J].
于连东 .
特种油气藏, 2001, (02) :98-103+110
[4]   提高浅层稠油油藏开发效果 [J].
于祥群 .
油气采收率技术, 2000, (04) :20-22+2
[5]   提高胜利油区稠油热采采收率技术研究 [J].
徐丕东 ;
袁向春 ;
邱国清 ;
李献民 ;
李迎春 .
油气采收率技术, 2000, (01) :13-16+67
[6]   稠油热采技术的进展 [J].
LaurierL.Schramm ;
宋育贤 .
国外油田工程, 1997, (10) :12-32
[7]   稠油井分层配汽工艺技术 [J].
刘喜林 ;
赵忠彦 ;
蒋生健 .
特种油气藏, 1997, (02) :37-41
[8]   热力采油与提高原油采收率 [J].
王弥康 .
油气采收率技术, 1994, (01) :6-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