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沉浸、反馈:盈余时代有效传播三要素——关于游戏范式作为未来传播主流范式的理论探讨

被引:109
作者
喻国明 [1 ]
杨颖兮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盈余时代; 未来传播; 游戏范式; 参与; 沉浸; 反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盈余,和互联网对个人资源的激活,让人们对游戏的欲望得到了充分释放。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和游戏产业的兴起正好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欲望,游戏逐渐从历史的舞台边缘走向中央。斯蒂芬森曾提出传播游戏说,却没有得到主流传播学界的认可。然而时过境迁,传播资源已经从短缺变为盈余,传受者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场景传播、关系传播、情感传播成为了新的传播形态。对游戏进行结构化分析后,我们发现游戏范式有助于理解和建构以参与、沉浸和反馈为特征的盈余时代的有效传播。未来,伴随着5G通信技术和光子计算机的普及,传播资源会愈加丰富,由此导致的对用户的争夺也更加激烈。借助游戏范式,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下及未来的用户需求和未来传播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尼各马可伦理学.[M].(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2]  
媒介、社会与世界.[M].(英) 库尔德利 (Couldry;N.) ;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  
莱文森精粹.[M].(美) 莱文森;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柏拉图“对话”七篇.[M].(古希腊)柏拉图著;戴子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  
游戏的人.[M].[荷]约翰·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著;多人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6]  
传播学概论.[M].[美]施拉姆(W·Schramm);波特(W·E·Porter) 著;陈亮等 译.新华出版社.1984,
[7]  
美育书简.[M].[德]席勒 著;徐恒醇 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8]  
Media spectacle..Kellner; D;.Routledge.2003,
[9]   电竞游戏:战略传播的软利器 [J].
史安斌 ;
刘弼城 .
青年记者, 2017, (34) :83-86
[10]   斯蒂芬逊传播游戏理论的思想史背景 [J].
柯泽 .
新闻大学 , 2017, (03) :107-113+1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