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晚第四纪地层的时代划分

被引:3
作者
陈园田
机构
[1] 福建省地震局
关键词
地层; 河流两岸; 西部山区; 晚更新世; 冲积层; 淤积层; 碎屑沉积物; 有孔虫化石; 分选性; 海陆交互相; 河漫滩相; 磨圆度; 福建省;
D O I
10.13512/j.hndz.1985.02.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第四纪地层的时代划分是地震地质工作的重要课题,因为确定地壳运动的时代、幅度、速度都是建立在第四纪地层的基础上。福建省境内,由于幅员辽阔的武夷——戴云隆起斜贯全省,使我省成为有名的“东南山国”。虽然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又东濒台湾海峡,拥有三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然而第四纪地层的分布面积却很小。据统计,我省第四纪地层的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8%。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和沿海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构造差异运动与泉州海外8级地震 [J].
陈园田 .
地震, 1984, (01) :42-45+57
[2]   福建沿海及邻近地区海滩岩发现的意义 [J].
王洪涛 ;
苏棋生 .
海洋通报, 1983, (03) :28-36
[3]   闽南粤东沿海晚第四纪地层与新构造运动的年代学研究 [J].
张景文 ;
李桂英 ;
赵希涛 .
地震地质, 1982, (03) :27-36+83
[4]   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海侵问题 [J].
李元芳 ;
高善明 ;
安凤桐 .
海洋湖沼通报, 1982, (03) :32-34
[5]   闽南沿海全新世地质年代学研究 [J].
陈承惠 ;
黄宝林 ;
王明亮 .
台湾海峡, 1982, (02) :64-73
[6]  
论第四纪地质学在地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 任镇寰.华南地震. 1981(00)
[7]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荆河镇组有孔虫动物群及其古地理意义 [J].
林景星 .
科学通报, 1979, (24) :1132-1135
[8]  
海、陆相地层辨认标志[M]. 科学出版社 ,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