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究课堂:意义、路径和模式

被引:29
作者
王鉴
李泽林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课堂志; 课堂研究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5.1 [教师、班主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小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主体回归的必然选择,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课堂志是与教师教学工作融为一体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它是一种通过观察、访谈、参与体验、描述解释来研究课堂的人文研究方法。教师作为研究者从事课堂志的研究,就是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主要包括教师"主位的"课堂研究、教师"客位的"课堂研究、教师与专业研究者合作的课堂研究三条路径。教师研究课堂的模式主要有"实践—反思"的教师个体课堂研究模式、"实践—研究双维互动"的课堂研究模式、"实践反思—同伴合作互助—专业研究引领三维立体"的课堂研究模式等。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教师即研究者" [J].
李润洲 ;
张良才 .
教育研究, 2004, (12) :60-64
[2]  
课堂研究概论.[M].王鉴;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教师行动研究.[M].(美)阿哈(JoanneM.Arhar)等著;黄宇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叶澜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Bridging epistemologies: The generative dance betwee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knowing [J].
Cook, SDN ;
Brown, JS .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0 (04) :3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