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翔
尹海伟
徐建刚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吴江东部地区;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27.102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内容是确定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生态环境胁迫程度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生态足迹方法,对吴江东部地区2000~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测度,并进行了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的测算。结果表明,吴江东部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提高,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单位生态足迹产值逐年提高,说明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和发展能力指数不断提高,说明各类用地的比例有趋于平衡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615 / 86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绥化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周嘉
    尚金城
    [J]. 地理科学, 2004, (03) : 333 - 338
  • [2] 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熊德国
    鲜学福
    姜永东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6) : 618 - 626
  • [3]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白艳莹
    王效科
    欧阳志云
    苗鸿
    [J]. 资源科学, 2003, (06) : 31 - 37
  • [4]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
    郭秀锐
    杨居荣
    毛显强
    [J]. 地理研究, 2003, (05) : 654 - 662
  • [5]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赵秀勇
    缪旭波
    孙勤芳
    钱汪洋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 58 - 60
  • [6]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李金平
    王志石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 197 - 203
  • [7]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陈东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 280 - 285
  • [8] 可持续发展评价初探
    黄铁青
    张养贞
    [J]. 地理科学, 2002, (02) : 156 - 161
  • [9]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生态学报, 2001, (09) : 1484 - 1493
  • [10]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张志强
    徐中民
    程国栋
    陈东景
    [J]. 地理学报, 2001, (05) : 598 -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