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吴江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来源:
关键词:
吴江东部地区;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27.102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内容是确定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生态环境胁迫程度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生态足迹方法,对吴江东部地区2000~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测度,并进行了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的测算。结果表明,吴江东部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提高,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单位生态足迹产值逐年提高,说明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和发展能力指数不断提高,说明各类用地的比例有趋于平衡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615 / 86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绥化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J]. 地理科学, 2004, (03) : 333 - 338周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6) : 618 - 626熊德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鲜学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姜永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J]. 资源科学, 2003, (06) : 31 - 3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苗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 [4]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 地理研究, 2003, (05) : 654 - 66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居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 58 - 60赵秀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缪旭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孙勤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钱汪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 [6]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 197 - 203李金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澳门大学科技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 280 - 285徐中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志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程国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东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8] 可持续发展评价初探[J]. 地理科学, 2002, (02) : 156 - 16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养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 [9]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 生态学报, 2001, (09) : 1484 - 1493徐中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程国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志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10]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 地理学报, 2001, (05) : 598 - 609张志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徐中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程国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