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的差异性以及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关系初探——以黑河流域为例

被引:3
作者
武翠芳 [1 ]
尚海洋 [2 ]
钟方雷 [2 ]
李玉文 [2 ]
焦文献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应用水文生态研究室
关键词
生态足迹; Gini系数; 贡献率; 生活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环境与发展是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目标.以生态足迹表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应用Gini系数及其分解公式分析黑河流域居民消费对环境影响的不均等状况,并初步探讨了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居民消费对环境影响的不均等程度显著,Gini系数为0.43.按人口分组的Gini系数结果表明,环境影响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为71.06%,远大于城镇与农村内部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按3种足迹分解的Gini系数结果表明,可更新资源足迹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最高,达到51.72%;能源足迹次之;建筑用地足迹的贡献最小,仅为16.36%.用列联表和卡方检验方法分析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生活质量与人均生态足迹呈正相关,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90 / 8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COMPARISON OF SKEWNESS COEFFICIEN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GINI COEFFICIENT AS INEQUALITY MEASURES WITHIN POPULATIONS [J].
BENDEL, RB ;
HIGGINS, SS ;
TEBERG, JE ;
PYKE, DA .
OECOLOGIA, 1989, 78 (03) :394-400
[2]   黑河流域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分析 [J].
武翠芳 ;
徐中民 .
干旱区地理, 2008, 31 (06) :799-806
[3]   甘肃省2002年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 [J].
尚海洋 ;
徐中民 .
冰川冻土, 2007, (05) :837-844
[4]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69-78
[5]   生态足迹理论的微观分析-成分法的算法及应用 [J].
胡淼 ;
周应祺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6, (01) :84-89
[6]   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邱国玉 .
地理学报, 2005, (02) :198-208
[7]   基尼系数分解法与农户收入差异分析 [J].
陈风波 ;
丁士军 ;
陈传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56-59
[8]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84-1493
[9]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
[10]   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解——Excel算法与Stata程序 [J].
陈传波 ;
丁士军 .
上海统计, 2001,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