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变化分析

被引:50
作者
孙占东
黄群
姜加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洞庭湖; 三峡工程; 退田还湖; 气候变化; 湖泊-流域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水情、泥沙、污染和湿地生态等不同方面问题的回顾分析,认为在三峡工程建设、洞庭湖退田还湖和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下,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气候干旱化,加之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导致洞庭湖入湖水量季节性减少,湖区水位下降,干旱期延长。模拟显示2006和2009年三峡秋季蓄水使洞庭湖出口水位平均下降2.03和2.11 m;由于三口来沙急剧减少,入湖泥沙打破了以淤积为主的模式,2006年洞庭湖第一次出现从拦蓄泥沙变成向长江净输出泥沙。低水位运行不仅对洲滩演进和湖泊水质带来影响,也加速了对湖滩的开发利用,外来物种的发展威胁了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动物栖息地的稳定。同时,湖区复合型水污染威胁加重,洞庭湖水质从2008年的Ⅳ类水下降为Ⅴ类水。洞庭湖在缺水与洪涝矛盾中,正从单一洪灾为主转向矛盾的两个方面共存。这些变化一方面与气候变化有关,也是流域生产由传统农业转向农、林、水、工的综合发展,以及湖泊与流域关系改变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108 / 1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位影响分析 [J].
黄群 ;
孙占东 ;
姜加虎 .
湖泊科学, 2011, 23 (03) :424-428
[2]   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区的水文效应(英文) [J].
常疆 ;
李景保 ;
吕殿青 ;
朱翔 ;
卢承志 ;
周跃云 ;
邓楚雄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0, 20 (05) :771-786
[3]   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英文) [J].
熊鹰 ;
王克林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03) :389-405
[4]   2009年盛夏湖南持续高温干旱及同期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J].
罗伯良 ;
彭莉莉 ;
张超 .
干旱气象, 2010, 28 (01) :20-25
[5]   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区的水文效应 [J].
李景保 ;
常疆 ;
吕殿青 ;
朱翔 ;
卢承志 ;
周跃云 ;
邓楚雄 .
地理学报, 2009, 64 (11) :1342-1352
[6]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J].
秦建新 ;
尹晓科 .
人民长江, 2009, (19) :12-14
[7]   洞庭湖区2000年~2007年农业干旱灾害特点及成因分析 [J].
李景保 ;
王克林 ;
杨燕 ;
尹辉 ;
周和平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 19 (06) :1-5
[8]   东洞庭湖湿地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J].
朱晓荣 ;
张怀清 ;
周金星 .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S1) :41-45
[9]  
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持水能力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 郭泺,夏北成,倪国祥.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S1)
[10]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产流的影响分析 [J].
朱超洪 ;
李仁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5) :56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