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津贴:台湾地区的实践及其政治社会意蕴

被引:2
作者
高和荣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农民津贴制度; 农会; 退休制度; 社会区隔;
D O I
10.13818/j.cnki.twyj.2017.06.010
中图分类号
D922.4 [农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台湾农民津贴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政治介入,特别是选举推动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看也实现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全覆盖,缩小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福利差距,因而具有福利性、排他性以及政治性等特点。但是,台湾农民津贴制度不单纯是经济问题,农民津贴非理性增长对其它农业经济活动产生了始料未及的排挤效应,它进一步强化了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形成了严重的族群对立与社会区隔。这表明,作为津贴的福利总要受到特定的社会结构及政治架构影响,福利越来越异化为政治的工具及社会的符号,津贴等福利制度容易成为区隔社会阶层的重要标志,那种完全超然于政治与社会、纯粹福利行为的津贴制度不可能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老年农民福利津贴暂行条例..台湾"内政部";..2005,
[2]  
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M].(德)弗兰茨-克萨韦尔·考夫曼(Franz-XaverKaufmann)著;王学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
[3]  
理解公共政策.[M].(美)托马斯·R.戴伊(ThomasR.Dye)著;彭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
[4]  
转轨中的福利、选择和一致性.[M].()雅诺什·科尔奈(JanosKornai);()翁笙和(KarenEggleston)著;罗淑锦译;.中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