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距与栽培年限对老芒麦鲜草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游明鸿 [1 ]
刘金平 [2 ]
白史且 [1 ]
李达旭 [1 ]
鄢家俊 [1 ]
张昌兵 [1 ]
机构
[1]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2]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老芒麦; 行距; 栽培年限; 鲜草产量; 种子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试验对30、45、60、75和90cm行距下,第2-5年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枝条性状、花序性状、鲜草产量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年份及互作对枝条高度、枝条密度、生殖枝比例、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生殖枝、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行距是主要影响因子,互作次之,年份最小;30~45cm行距适合老芒麦鲜草生产,60cm行距是种子生产的最佳行距;鲜草产量、种子产量第3年达高峰,30和45cm行距第3年鲜草产量分别为19 225.6和16 733.4kg.hm-2,60cm行距第3年种子产量达1 620.67kg.hm-2,远大于其他处理组合,值得在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78 / 12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行距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殖枝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J].
游明鸿 ;
刘金平 ;
白史且 ;
张新全 ;
李达旭 .
草业学报, 2011, 20 (06) :299-304
[2]   行距、播种量和施肥量正交对老芒麦产量影响的分析 [J].
游明鸿 ;
刘金平 ;
张昌兵 ;
李达旭 .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24) :5196-5199+5205
[3]   肥料和除草剂混施对老芒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J].
游明鸿 ;
刘金平 ;
白史且 ;
张新全 ;
卞志高 .
草业学报, 2010, 19 (05) :283-286
[4]   行距和肥力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产性能的作用 [J].
游明鸿 ;
张昌兵 ;
刘金平 ;
王元福 ;
李达旭 ;
刘刚 ;
张玉 .
草业科学, 2008, (02) :69-72
[5]   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居群穗部形态多样性研究 [J].
鄢家俊 ;
白史且 ;
马啸 ;
干友民 ;
张昌兵 ;
游明鸿 ;
张建波 .
草业学报, 2007, (06) :99-106
[6]   多叶老芒麦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行距的试验初报 [J].
黎与 ;
汪新川 .
草业与畜牧, 2007, (12) :11-12
[7]   不同行距、不同施肥量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的影响 [J].
陈立坤 ;
沈敏 .
草业与畜牧, 2007, (09) :21-27
[8]   高寒地区施肥对短芒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简报) [J].
刘文辉 ;
周青平 ;
颜红波 ;
徐成体 ;
德科加 ;
韩志林 .
草地学报, 2007, (02) :193-195
[9]   平衡施肥对老龄多叶老芒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J].
徐智明 ;
周青平 ;
刘云芬 ;
曹致中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639-643
[10]   收获时间对老芒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J].
毛培胜 ;
韩建国 ;
吴喜才 .
草地学报, 2003, (01)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