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必然导致货币量中介目标无效吗?

被引:7
作者
黄安仲
张璇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2] 蕴尔芬公司市场部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中介目标; 可预测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0 [货币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是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货币政策当局对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能性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都依据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然而,基于伯杜和乔纳格的研究,本文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并不必然意味着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效的,影响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主要因素是流通速度的可预测性以及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能力;只要货币当局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货币供给量就仍然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本文的结论是,近期中国广义货币M 2的可预测性较好,因此,基于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而否定货币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能性是不正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J].
范从来 .
金融研究, 2004, (06) :123-129
[2]   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 [J].
吴晶妹 .
经济评论, 2002, (03) :78-80+84
[3]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4]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汪红驹著, 2003
[5]  
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原理[M].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 (美)里特(Ritter, 1990